新聞中心首頁
北極地區被廣泛認為是全球氣候變化最為強烈的地區。其中,斯瓦爾巴群島作為北極變暖的前沿地區,其溫度變化對全球氣候系統具有重要意義。
在中國首個北極科考站黃河站所在的斯瓦爾巴群島新奧勒松地區,“肉眼可見的氣候變化影響隨處可見,”挪威極地研究所特別顧問金·霍爾門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各國科研人員通過研究這里的氣候,可以了解氣候變化的情況,預測未來趨勢,“中國科研人員的勤奮工作促進了北極應對氣候變化的研究”。
數十年來,中國在極地尤其是北極地區的科學考察不僅擴展了對冰凍圈的理解,為全球氣候變化研究提供了重要數據支持,還通過國際合作和知識共享等推動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
持續監測環境變化 填補多項數據空白
深一腳、淺一腳,迎風冒雪,登上新奧勒松冰川取雪采樣,再乘船返回科考站,通過同位素離子分析儀等儀器分析樣品中硫酸根、硝酸根等離子的輸送和沉積過程,利用模型分析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走勢——這是中國科學家胡正毅在北極冰川科考的日常工作之一。
自黃河站2004年建站以來,中國科研人員持續監測北極環境變化,收集冰川、陸地生態、海洋生態、空間物理等方面的數據。如在冰川研究方面,中國科研人員持續監測冰川表面物質平衡數據、冰川運動數據、消融區和積累區10米深冰川溫度,以及冰雪樣品分析數據等;在生態(海洋和陸地)研究中,中國科研人員通過定期采集樣品,分析生態種類、分布、年際或季節性變化;在空間物理方面,研究人員持續收集高空物理參數,分析空間環境變化。
中國北極科考持續監測提供了大量關于氣候變化的關鍵數據,對理解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意義。在對北極快速變暖的觀測監測方面,中國科考成就已幫助科學界更準確地預測全球氣候變化趨勢。中國連續多年的實地觀測和數據收集,填補了極地冰川海洋、陸地、氣象、地質和生物生態數據空白,對優化全球氣候變化模型至關重要。
揭示氣候變化模式 支持氣候模型改進
北極地區被廣泛認為是全球氣候變化最為強烈的地區,這一現象被稱為“北極放大效應”,即北極地區的氣溫升高速度比全球平均速度快兩倍甚至更多。數據顯示,過去60年,斯瓦爾巴群島的氣溫顯著上升,這一現象在新奧勒松地區尤為明顯。
胡正毅的科考結果顯示,與美國阿拉斯加和中國北部區域相比,斯瓦爾巴群島降水更少、冰川消融更強。中國科研人員類似這樣的研究成果還有很多,例如在冰川物質平衡、海冰厚度和范圍、大氣化學成分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北極海冰減少和冰川退縮的速度、北極冰川對全球變暖的響應、其對全球海平面上升和氣候模式的影響,提供了預測海平面上升的重要依據。
中國北極科考提供的相關數據不僅有助于科學界理解北極地區在全球氣候系統中的關鍵作用,也為全球氣候模型提供了關鍵參數,幫助科學家更準確地預測氣候變化的趨勢和影響,采取有效措施應對氣候變化。
例如,“雪龍2”號極地科考船已多次執行極地科考任務,提供了高質量的海洋和氣候數據,支持全球氣候模型的改進;冰川物質平衡研究揭示了北極冰川對全球變暖的響應,提供了預測未來海平面上升的重要依據;通過衛星和現場觀測進行的海冰監測,為全球海洋環流和氣候系統的研究提供支持;在北極海洋生態系統研究中,中國科研人員通過研究海洋生物的分布變化和極地環境變化對生態系統的影響,以及海冰減少和冰川融水增多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提供了北極生態系統健康狀態的關鍵數據,增進了科學界對全球生物多樣性變化的理解,有助于推動制定北極生態保護措施。
推動國際合作 促進知識共享
中國積極參與國際極地研究合作,通過與北極國家和國際科研機構的合作,分享數據和研究成果,推動了全球極地研究的進展,為北極地區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政策提供科學依據,支持全球氣候治理框架。
中國參與了國際北極科學委員會和北極理事會的相關工作,促進了極地科考信息共享和全球政策制定。在聯合科考和數據共享方面,中國與挪威、俄羅斯、德國、泰國等國建立了合作關系,增強了全球氣候研究的深度和廣度。挪威極地研究所生態毒理學部門負責人蓋爾·加布里埃爾森對記者表示,良好的治學態度、先進的實驗設備、出色的科研效率和研究分析能力是中國團隊參與項目的優勢。
同時,中國通過發布極地科考成果和開展科普活動,包括科學報告、展覽、媒體宣傳和北極云科考-走近黃河站等,提升了公眾對氣候變化的認識和理解,增強社會各界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關注以及對極地保護和氣候行動的支持。
今天的人類“有著共同的利益,我們必須找到共同的解決方案”,霍爾門說,“北極對世界的作用是獨一無二的,需要所有能夠提供解決方案的人貢獻想象力、創造力和才能。”
記者郭爽 張玉亮 李超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北極地區被廣泛認為是全球氣候變化最為強烈的地區。其中,斯瓦爾巴群島作為北極變暖的前沿地區,其溫度變化對全球氣候系統具有重要意義。
在中國首個北極科考站黃河站所在的斯瓦爾巴群島新奧勒松地區,“肉眼可見的氣候變化影響隨處可見,”挪威極地研究所特別顧問金·霍爾門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各國科研人員通過研究這里的氣候,可以了解氣候變化的情況,預測未來趨勢,“中國科研人員的勤奮工作促進了北極應對氣候變化的研究”。
數十年來,中國在極地尤其是北極地區的科學考察不僅擴展了對冰凍圈的理解,為全球氣候變化研究提供了重要數據支持,還通過國際合作和知識共享等推動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
持續監測環境變化 填補多項數據空白
深一腳、淺一腳,迎風冒雪,登上新奧勒松冰川取雪采樣,再乘船返回科考站,通過同位素離子分析儀等儀器分析樣品中硫酸根、硝酸根等離子的輸送和沉積過程,利用模型分析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走勢——這是中國科學家胡正毅在北極冰川科考的日常工作之一。
自黃河站2004年建站以來,中國科研人員持續監測北極環境變化,收集冰川、陸地生態、海洋生態、空間物理等方面的數據。如在冰川研究方面,中國科研人員持續監測冰川表面物質平衡數據、冰川運動數據、消融區和積累區10米深冰川溫度,以及冰雪樣品分析數據等;在生態(海洋和陸地)研究中,中國科研人員通過定期采集樣品,分析生態種類、分布、年際或季節性變化;在空間物理方面,研究人員持續收集高空物理參數,分析空間環境變化。
中國北極科考持續監測提供了大量關于氣候變化的關鍵數據,對理解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意義。在對北極快速變暖的觀測監測方面,中國科考成就已幫助科學界更準確地預測全球氣候變化趨勢。中國連續多年的實地觀測和數據收集,填補了極地冰川海洋、陸地、氣象、地質和生物生態數據空白,對優化全球氣候變化模型至關重要。
揭示氣候變化模式 支持氣候模型改進
北極地區被廣泛認為是全球氣候變化最為強烈的地區,這一現象被稱為“北極放大效應”,即北極地區的氣溫升高速度比全球平均速度快兩倍甚至更多。數據顯示,過去60年,斯瓦爾巴群島的氣溫顯著上升,這一現象在新奧勒松地區尤為明顯。
胡正毅的科考結果顯示,與美國阿拉斯加和中國北部區域相比,斯瓦爾巴群島降水更少、冰川消融更強。中國科研人員類似這樣的研究成果還有很多,例如在冰川物質平衡、海冰厚度和范圍、大氣化學成分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北極海冰減少和冰川退縮的速度、北極冰川對全球變暖的響應、其對全球海平面上升和氣候模式的影響,提供了預測海平面上升的重要依據。
中國北極科考提供的相關數據不僅有助于科學界理解北極地區在全球氣候系統中的關鍵作用,也為全球氣候模型提供了關鍵參數,幫助科學家更準確地預測氣候變化的趨勢和影響,采取有效措施應對氣候變化。
例如,“雪龍2”號極地科考船已多次執行極地科考任務,提供了高質量的海洋和氣候數據,支持全球氣候模型的改進;冰川物質平衡研究揭示了北極冰川對全球變暖的響應,提供了預測未來海平面上升的重要依據;通過衛星和現場觀測進行的海冰監測,為全球海洋環流和氣候系統的研究提供支持;在北極海洋生態系統研究中,中國科研人員通過研究海洋生物的分布變化和極地環境變化對生態系統的影響,以及海冰減少和冰川融水增多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提供了北極生態系統健康狀態的關鍵數據,增進了科學界對全球生物多樣性變化的理解,有助于推動制定北極生態保護措施。
推動國際合作 促進知識共享
中國積極參與國際極地研究合作,通過與北極國家和國際科研機構的合作,分享數據和研究成果,推動了全球極地研究的進展,為北極地區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政策提供科學依據,支持全球氣候治理框架。
中國參與了國際北極科學委員會和北極理事會的相關工作,促進了極地科考信息共享和全球政策制定。在聯合科考和數據共享方面,中國與挪威、俄羅斯、德國、泰國等國建立了合作關系,增強了全球氣候研究的深度和廣度。挪威極地研究所生態毒理學部門負責人蓋爾·加布里埃爾森對記者表示,良好的治學態度、先進的實驗設備、出色的科研效率和研究分析能力是中國團隊參與項目的優勢。
同時,中國通過發布極地科考成果和開展科普活動,包括科學報告、展覽、媒體宣傳和北極云科考-走近黃河站等,提升了公眾對氣候變化的認識和理解,增強社會各界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關注以及對極地保護和氣候行動的支持。
今天的人類“有著共同的利益,我們必須找到共同的解決方案”,霍爾門說,“北極對世界的作用是獨一無二的,需要所有能夠提供解決方案的人貢獻想象力、創造力和才能。”
記者郭爽 張玉亮 李超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