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
11月14日上午,山陽區新城街道定和村。
風吹著落葉在地上翻滾,麻雀在光禿禿的樹枝上休憩,路上也只有三兩行人。這個城市中的小村莊,在初冬的陽光下顯得寧靜而安詳。
但是,在村衛生室里,有著不同于周圍環境的熱鬧——
“小孩兒,我今天感覺還是不太利索,你快幫我看看……”
“王大爺你先坐,忙完這邊我馬上過來……”
說話的人叫王勝利,75歲,土生土長的定和村人。答話的叫田新建,54歲,是村里的村醫。兩人熟絡得如同一家人。
隨后,大哥田新建看病問診,二哥田海慶抓藥包扎,妹妹田海如則護理登記,一切都有條不紊而又快捷高效地進行著。
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這個衛生室上演,兄妹三人把從父親那里接過的衛生室當成了事業,把每一位村民當成了家人。
58年,兩代人,用一間衛生室守護著一村父老鄉親的健康。
那些年,兩代人接力救死扶傷
田新建父親叫田存祥,今年78歲。
1966年,田存祥成為一名村醫。說起當初為啥學醫,老人不禁笑了起來:“當時就是覺得這是個技術活兒,能養家糊口。”
沒什么“高大上”的初心,本來只是想養家糊口,誰知一干就是一輩子,田存祥從小青年變成年近耄耋的老人,唯有回憶里,裝滿他幾十年的奮斗、努力和堅守。
“我爸剛當村醫的時候,條件十分艱苦。”田新建回憶說,因為當年的交通條件、醫療手段都不發達,所以小時候父親經常不在家,幾乎每天都到村民家里出診。這也讓小小的他有了怨氣——為什么別人生病的事兒永遠比自己家的事重要?為什么他就不能陪我玩一會兒?為什么他和別的爸爸不一樣?
田存祥沒給過兒子答案,但時間給了答案。
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田新建和自己的弟弟妹妹從小就熟知藥性,隨后也陸續學了醫,繼承父親衣缽成了村醫。
2019年,一位20多歲的女性患者捂著肚子來到村衛生室,田新建檢查后認為是急腹癥,情況比較緊急,但衛生室處理不了。時間不等人,田新建二話沒說,騎著車就將患者送到醫院,與醫生交接安頓好才離開。而這時,他的孩子在學校門口已經等了他一個多小時。
2022年,一位村民打牌時突感不適,田新建診斷為急性心梗,他立即聯系車輛將病人送去醫院搶救,忙活了半天,卻把妻子約自己吃飯的事忘到九霄云外。
轉眼間,田新建從醫30年了,諸如此類的事情發生過很多。也正是因為這些經歷,讓田新建理解了當年的父親,長大后的他終究變成了父親的樣子——自家的事兒永遠都是小事。
那些年,三兄妹送醫送藥守初心
在村衛生室最里面有一臺電腦,田海如每天都在不停地錄入各種信息。“全村2000多口人的健康情況都被我裝在這里面,并且根據村民健康的變化不斷更新。”她說,“目前,我們最關注的就是村里268名65歲以上老人和285名患有慢性病的村民。”而這些數據的獲得,離不開兄妹三人幾十年的積累、沉淀,離不開他們挨家挨戶送醫送藥、噓寒問暖。
“我吃什么藥,什么時候體檢,田家三娃兒比我還清楚,他們有時間也會上門來給我檢查身體。”住在運河上郡的張秀琴老人說起田家三兄妹贊不絕口。
11月14日整個上午,村衛生室出出進進,沒有斷過人,有找田新建聊病情的大娘,也有咨詢下一步去醫院如何治療的大爺,還有讓幫忙醫保繳費的村民……只是很少有人叫田家三兄妹“醫生”,年齡大的叫他們“孩兒”“閨女”,年齡小的叫他們“哥”“姐”,這樣熱絡的稱呼,讓人覺得這里不是衛生室,而是溫暖的家,那種溫馨的氛圍、滿滿的信任,讓人內心感覺格外輕松、舒坦。
看未來,堅守崗位繼續奉獻
“定和村目前有1091戶2493人,加上附近的幾個家屬區,村衛生室要服務周邊3000多口人。可想而知,田醫生和他的三個兒女這些年有多么辛苦。”定和村黨支部書記張勤嶺說,村衛生室已經存在58個年頭了,經歷四次搬遷,是他們全村人情感不能割舍的一部分。
30多年的辛勞,讓田新建兩鬢已有不少白頭發。會有人接他的班,繼續當村醫嗎?面對這個問題,田新建笑著搖了搖頭說:“從小的方面說,孩子有自己的選擇,我也尊重他。從大的方面說,這30多年來,國家對醫療衛生事業越來越重視、投入越來越大,村民的醫療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衛生室的功能已經從治病救人逐漸向健康服務轉變。”
“有更好的大型醫院、有更好的醫生為鄉親們的健康保駕護航,其實我特別高興。”田新建說,“作為醫生,患者的健康是我最看重的,時代的發展改變了村民的生活,也改變了我們這個兩代村醫的家庭。”
在村醫這個崗位上,田新建還會堅持下去。“父親和我們兄妹三個都是普通人,只是干了我們應該干的事。”田新建說,“我還會一直干下去,直到干不動的那天。”其實,他放不下的不是這間衛生室,而是和鄉親們不是一家人勝似一家人的親情,正是這種情義的支撐,讓田家成就了兩代村醫的佳話。
(記者 李春華)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11月14日上午,山陽區新城街道定和村。
風吹著落葉在地上翻滾,麻雀在光禿禿的樹枝上休憩,路上也只有三兩行人。這個城市中的小村莊,在初冬的陽光下顯得寧靜而安詳。
但是,在村衛生室里,有著不同于周圍環境的熱鬧——
“小孩兒,我今天感覺還是不太利索,你快幫我看看……”
“王大爺你先坐,忙完這邊我馬上過來……”
說話的人叫王勝利,75歲,土生土長的定和村人。答話的叫田新建,54歲,是村里的村醫。兩人熟絡得如同一家人。
隨后,大哥田新建看病問診,二哥田海慶抓藥包扎,妹妹田海如則護理登記,一切都有條不紊而又快捷高效地進行著。
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這個衛生室上演,兄妹三人把從父親那里接過的衛生室當成了事業,把每一位村民當成了家人。
58年,兩代人,用一間衛生室守護著一村父老鄉親的健康。
那些年,兩代人接力救死扶傷
田新建父親叫田存祥,今年78歲。
1966年,田存祥成為一名村醫。說起當初為啥學醫,老人不禁笑了起來:“當時就是覺得這是個技術活兒,能養家糊口。”
沒什么“高大上”的初心,本來只是想養家糊口,誰知一干就是一輩子,田存祥從小青年變成年近耄耋的老人,唯有回憶里,裝滿他幾十年的奮斗、努力和堅守。
“我爸剛當村醫的時候,條件十分艱苦。”田新建回憶說,因為當年的交通條件、醫療手段都不發達,所以小時候父親經常不在家,幾乎每天都到村民家里出診。這也讓小小的他有了怨氣——為什么別人生病的事兒永遠比自己家的事重要?為什么他就不能陪我玩一會兒?為什么他和別的爸爸不一樣?
田存祥沒給過兒子答案,但時間給了答案。
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田新建和自己的弟弟妹妹從小就熟知藥性,隨后也陸續學了醫,繼承父親衣缽成了村醫。
2019年,一位20多歲的女性患者捂著肚子來到村衛生室,田新建檢查后認為是急腹癥,情況比較緊急,但衛生室處理不了。時間不等人,田新建二話沒說,騎著車就將患者送到醫院,與醫生交接安頓好才離開。而這時,他的孩子在學校門口已經等了他一個多小時。
2022年,一位村民打牌時突感不適,田新建診斷為急性心梗,他立即聯系車輛將病人送去醫院搶救,忙活了半天,卻把妻子約自己吃飯的事忘到九霄云外。
轉眼間,田新建從醫30年了,諸如此類的事情發生過很多。也正是因為這些經歷,讓田新建理解了當年的父親,長大后的他終究變成了父親的樣子——自家的事兒永遠都是小事。
那些年,三兄妹送醫送藥守初心
在村衛生室最里面有一臺電腦,田海如每天都在不停地錄入各種信息。“全村2000多口人的健康情況都被我裝在這里面,并且根據村民健康的變化不斷更新。”她說,“目前,我們最關注的就是村里268名65歲以上老人和285名患有慢性病的村民。”而這些數據的獲得,離不開兄妹三人幾十年的積累、沉淀,離不開他們挨家挨戶送醫送藥、噓寒問暖。
“我吃什么藥,什么時候體檢,田家三娃兒比我還清楚,他們有時間也會上門來給我檢查身體。”住在運河上郡的張秀琴老人說起田家三兄妹贊不絕口。
11月14日整個上午,村衛生室出出進進,沒有斷過人,有找田新建聊病情的大娘,也有咨詢下一步去醫院如何治療的大爺,還有讓幫忙醫保繳費的村民……只是很少有人叫田家三兄妹“醫生”,年齡大的叫他們“孩兒”“閨女”,年齡小的叫他們“哥”“姐”,這樣熱絡的稱呼,讓人覺得這里不是衛生室,而是溫暖的家,那種溫馨的氛圍、滿滿的信任,讓人內心感覺格外輕松、舒坦。
看未來,堅守崗位繼續奉獻
“定和村目前有1091戶2493人,加上附近的幾個家屬區,村衛生室要服務周邊3000多口人。可想而知,田醫生和他的三個兒女這些年有多么辛苦。”定和村黨支部書記張勤嶺說,村衛生室已經存在58個年頭了,經歷四次搬遷,是他們全村人情感不能割舍的一部分。
30多年的辛勞,讓田新建兩鬢已有不少白頭發。會有人接他的班,繼續當村醫嗎?面對這個問題,田新建笑著搖了搖頭說:“從小的方面說,孩子有自己的選擇,我也尊重他。從大的方面說,這30多年來,國家對醫療衛生事業越來越重視、投入越來越大,村民的醫療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衛生室的功能已經從治病救人逐漸向健康服務轉變。”
“有更好的大型醫院、有更好的醫生為鄉親們的健康保駕護航,其實我特別高興。”田新建說,“作為醫生,患者的健康是我最看重的,時代的發展改變了村民的生活,也改變了我們這個兩代村醫的家庭。”
在村醫這個崗位上,田新建還會堅持下去。“父親和我們兄妹三個都是普通人,只是干了我們應該干的事。”田新建說,“我還會一直干下去,直到干不動的那天。”其實,他放不下的不是這間衛生室,而是和鄉親們不是一家人勝似一家人的親情,正是這種情義的支撐,讓田家成就了兩代村醫的佳話。
(記者 李春華)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