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
在農業界,有這么一對“夫妻檔”,丈夫茹振鋼,小麥育種專家,中國人吃的每8個饅頭中就有1個來自茹振鋼培育的小麥;妻子原連莊,蔬菜種植領域的專家,專攻大白菜,中原地區近一半的大白菜都是她培育的品種。他們因此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麥爸菜媽”。他們都是沁陽市人,8月24日,在央視《開講啦》欄目,他們聯袂登上節目舞臺,帶來屬于中國科學家夫婦的獨特浪漫,并為廣大青年分享“讓中國人不僅吃飽,還能吃好”這句話背后中國農業科學家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
節目中,茹振鋼回憶,幼年的他認為能吃上一頓飽飯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于是從小便萌生了要讓土地長好莊稼的想法。長大后,他堅定地報考農業院校。懷著相似的理想,原連莊也報考了農業院校,只愿讓更多人吃到好吃的蔬菜。
畢業后,茹振鋼和原連莊均被分配至新鄉市工作,兩個志同道合的年輕人漸漸走到了一起。婚后,面對繁重的科研任務與家庭之間的矛盾,夫妻倆定下“十年之約”:看看誰最先研發出新品種,成果少的人“服務”家庭、做好后勤保障。
經過兩個“十年約定”,茹振鋼培育出被譽為“黃淮第一麥”的“矮抗58”小麥品種,其播種面積占到全國小麥播種總面積的十分之一。而原連莊主持研發的“新鄉小包23”也火爆市場,現在中原地區每2棵白菜中,就有1棵是她培育的品種。
在女兒眼中,“小麥爸爸”忙起來就不著家,“蔬菜媽媽”有時候就把自己放在白菜地里,“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全是白菜”。正是從小的耳濡目染,讓“小麥爸爸”和“蔬菜媽媽”的女兒長成了一名農業科學家,并選擇蘋果作為研究方向。對此,茹振鋼笑著說:“我們一起為中國人守飯碗。”
今年,茹振鋼培育的新品種“百農5819”,畝產達到800公斤。而40年前,他剛跟著老師參與小麥育種時,我國小麥畝產僅有425公斤。
茹振鋼表示,這是給老百姓培育的品種,“要讓老百姓放心地種、放心地收,喜悅地產生效益。”
(記者 趙改玲)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在農業界,有這么一對“夫妻檔”,丈夫茹振鋼,小麥育種專家,中國人吃的每8個饅頭中就有1個來自茹振鋼培育的小麥;妻子原連莊,蔬菜種植領域的專家,專攻大白菜,中原地區近一半的大白菜都是她培育的品種。他們因此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麥爸菜媽”。他們都是沁陽市人,8月24日,在央視《開講啦》欄目,他們聯袂登上節目舞臺,帶來屬于中國科學家夫婦的獨特浪漫,并為廣大青年分享“讓中國人不僅吃飽,還能吃好”這句話背后中國農業科學家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
節目中,茹振鋼回憶,幼年的他認為能吃上一頓飽飯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于是從小便萌生了要讓土地長好莊稼的想法。長大后,他堅定地報考農業院校。懷著相似的理想,原連莊也報考了農業院校,只愿讓更多人吃到好吃的蔬菜。
畢業后,茹振鋼和原連莊均被分配至新鄉市工作,兩個志同道合的年輕人漸漸走到了一起。婚后,面對繁重的科研任務與家庭之間的矛盾,夫妻倆定下“十年之約”:看看誰最先研發出新品種,成果少的人“服務”家庭、做好后勤保障。
經過兩個“十年約定”,茹振鋼培育出被譽為“黃淮第一麥”的“矮抗58”小麥品種,其播種面積占到全國小麥播種總面積的十分之一。而原連莊主持研發的“新鄉小包23”也火爆市場,現在中原地區每2棵白菜中,就有1棵是她培育的品種。
在女兒眼中,“小麥爸爸”忙起來就不著家,“蔬菜媽媽”有時候就把自己放在白菜地里,“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全是白菜”。正是從小的耳濡目染,讓“小麥爸爸”和“蔬菜媽媽”的女兒長成了一名農業科學家,并選擇蘋果作為研究方向。對此,茹振鋼笑著說:“我們一起為中國人守飯碗。”
今年,茹振鋼培育的新品種“百農5819”,畝產達到800公斤。而40年前,他剛跟著老師參與小麥育種時,我國小麥畝產僅有425公斤。
茹振鋼表示,這是給老百姓培育的品種,“要讓老百姓放心地種、放心地收,喜悅地產生效益。”
(記者 趙改玲)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