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聚焦
7月1日,《中國文化報》以《河南焦作“特別能戰斗”精神薪火傳》為題,報道了紅色文化焦作精神研學線路廣受歡迎的現象。
文章中說,河南焦作,因煤而生、伴煤而興,在這里很多故事都與煤密不可分。7月,到焦作赴一場與煤相關的紅色初心之旅,成為不少人的選擇。
文章中說,近日,紅色文化焦作精神研學線路之“解放區百年焦作紀念館——中站區西大井1919文旅景區——中站區十二會村——中站區太行八英紀念館——國家方志館南水北調分館”迎來了游客小高峰。夏日炎炎,游客在這里認真參觀游覽,仔細聆聽導游講解,重溫崢嶸歲月,深切感受先輩的不屈和堅強,傳承紅色文化。
文章介紹了每個紅色景點的研學資源、開發的特色課程以及豐富的研學活動。
解放區百年焦作紀念館是焦作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英福公司錢莊舊址,這里是中國煤礦工人“特別能戰斗”精神的發祥地,是中國近代煤礦工業的“活化石”,也是歷史賦予焦作的印記,見證了在黨的領導下焦作人民反抗帝國主義殖民統治的艱苦歷程。
在這里,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一件件革命實物,訴說著近百年來無數革命先驅為焦作解放和焦作工業發展無私奉獻、可歌可泣的英雄壯舉。游客重溫著革命的光輝歷程,感悟著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跡,深刻體會到了革命先烈頑強斗爭的艱辛,以及當今和平年代的來之不易。
西大井1919文旅景區前身是焦作礦務局王封礦,1919年由英商開鑿大井,這是英福公司在焦作最大的礦井,當地人將其稱之為“西大井”。 1949年焦作礦務局成立后,更名為“焦作礦務局王封礦”。作為新中國成立后河南省內最大的現代化礦井,其為新中國的經濟恢復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西大井1919文旅景區管理局副局長楊偉明介紹,近年來,王封礦開始了從“黑色印象”到“綠色主題”到“紅色記憶”的二次轉型。依托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厚重的歷史沉淀,王封礦致力于發展第三產業,利用井架、坑口電廠遺址、鐵路專線、原有建筑、設施等老工業元素,成功建設了集文化、休閑、旅游、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研學、紅色教育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文旅園區,初步實現了從“工業銹帶”到“生活秀帶”的轉變。
西大井1919文旅景區以親身體驗為主,用紅色歷史感染人,用紅色精神激勵人。游客可以通過參觀焦作煤礦反帝大罷工紀念館、觀看情景劇《井口怒吼》《礦工夜!返龋私饨棺髅旱V發展史、焦作煤礦工運史和“特別能戰斗”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新意,近距離感受入黨宣誓的神圣時刻,學習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家國情懷,對“特別能戰斗”精神的形成、發展和傳承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了解。
記者從西大井1919文旅景區了解到,剛剛過去的端午小長假里,共有2.56萬人次來這里研學。
同樣,在被譽為“焦作西柏坡”的中站區十二會村,游客重溫入黨誓詞,吃憶苦飯,重走紅色長征路,參觀太行區第四專區舊址和焦作市委、市政府舊址,觀看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情景劇《英雄樹》,通過全方位、多角度體驗,進一步感悟焦作市紅色旅游的魅力。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研學旅游是旅游和教育的最佳結合點。焦作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年初以來,焦作市圍繞太極拳、黃河文化、地質科普、革命歷史、名人及國學傳統、四大懷藥中醫藥等優質研學資源開展研學活動,科學謀劃,編制具有焦作特色的研學線路產品。同時,以縣(市、區)為單位,開展了百場主題研學體驗實踐活動,讓豐富多彩的文旅場所、場景成為課堂。”文章最后說。
(記者 趙改玲)
總值班:呂正軍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馬允安 |
編 輯:陳 婷 |
!Γ和酢‖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7月1日,《中國文化報》以《河南焦作“特別能戰斗”精神薪火傳》為題,報道了紅色文化焦作精神研學線路廣受歡迎的現象。
文章中說,河南焦作,因煤而生、伴煤而興,在這里很多故事都與煤密不可分。7月,到焦作赴一場與煤相關的紅色初心之旅,成為不少人的選擇。
文章中說,近日,紅色文化焦作精神研學線路之“解放區百年焦作紀念館——中站區西大井1919文旅景區——中站區十二會村——中站區太行八英紀念館——國家方志館南水北調分館”迎來了游客小高峰。夏日炎炎,游客在這里認真參觀游覽,仔細聆聽導游講解,重溫崢嶸歲月,深切感受先輩的不屈和堅強,傳承紅色文化。
文章介紹了每個紅色景點的研學資源、開發的特色課程以及豐富的研學活動。
解放區百年焦作紀念館是焦作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英福公司錢莊舊址,這里是中國煤礦工人“特別能戰斗”精神的發祥地,是中國近代煤礦工業的“活化石”,也是歷史賦予焦作的印記,見證了在黨的領導下焦作人民反抗帝國主義殖民統治的艱苦歷程。
在這里,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一件件革命實物,訴說著近百年來無數革命先驅為焦作解放和焦作工業發展無私奉獻、可歌可泣的英雄壯舉。游客重溫著革命的光輝歷程,感悟著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跡,深刻體會到了革命先烈頑強斗爭的艱辛,以及當今和平年代的來之不易。
西大井1919文旅景區前身是焦作礦務局王封礦,1919年由英商開鑿大井,這是英福公司在焦作最大的礦井,當地人將其稱之為“西大井”。 1949年焦作礦務局成立后,更名為“焦作礦務局王封礦”。作為新中國成立后河南省內最大的現代化礦井,其為新中國的經濟恢復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西大井1919文旅景區管理局副局長楊偉明介紹,近年來,王封礦開始了從“黑色印象”到“綠色主題”到“紅色記憶”的二次轉型。依托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厚重的歷史沉淀,王封礦致力于發展第三產業,利用井架、坑口電廠遺址、鐵路專線、原有建筑、設施等老工業元素,成功建設了集文化、休閑、旅游、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研學、紅色教育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文旅園區,初步實現了從“工業銹帶”到“生活秀帶”的轉變。
西大井1919文旅景區以親身體驗為主,用紅色歷史感染人,用紅色精神激勵人。游客可以通過參觀焦作煤礦反帝大罷工紀念館、觀看情景劇《井口怒吼》《礦工夜校》等,了解焦作煤礦發展史、焦作煤礦工運史和“特別能戰斗”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新意,近距離感受入黨宣誓的神圣時刻,學習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家國情懷,對“特別能戰斗”精神的形成、發展和傳承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了解。
記者從西大井1919文旅景區了解到,剛剛過去的端午小長假里,共有2.56萬人次來這里研學。
同樣,在被譽為“焦作西柏坡”的中站區十二會村,游客重溫入黨誓詞,吃憶苦飯,重走紅色長征路,參觀太行區第四專區舊址和焦作市委、市政府舊址,觀看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情景劇《英雄樹》,通過全方位、多角度體驗,進一步感悟焦作市紅色旅游的魅力。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研學旅游是旅游和教育的最佳結合點。焦作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年初以來,焦作市圍繞太極拳、黃河文化、地質科普、革命歷史、名人及國學傳統、四大懷藥中醫藥等優質研學資源開展研學活動,科學謀劃,編制具有焦作特色的研學線路產品。同時,以縣(市、區)為單位,開展了百場主題研學體驗實踐活動,讓豐富多彩的文旅場所、場景成為課堂!蔽恼伦詈笳f。
(記者 趙改玲)
總值班:呂正軍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馬允安 |
編 輯:陳 婷 |
校 對:王 瑩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